说起张根学,那可是著名的“传奇人物”,因为他是唯一能让自己团队在国际赛场上一天之内十一次升起五星红旗的总教练;他是唯一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部队走出来的国家级体育专项队总教练;也是目前唯一的陕西籍国家级体育团队总教练。
他白手起家,从民间拉起一支队伍,成为中国散打界的一支劲旅;他统率中国散打队征战南北,成为陕西体育界第一位担任国家队总教练(主教练)的人物;他统抓陕西武术,培养出了吴亚楠这位太极拳世界冠军,改变了赵长军退役后陕西武术长期低迷的局面,是陕西武术界唯一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他全力参与了一系列中国武术对阵世界流派的比赛,是近年来武术市场推广的急先锋。
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转战世界各大赛场,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在世界顶级大赛上已拿到了35个世界冠军奖牌,一批世界级名将脱颖而出,他们的英雄业绩经常在全国各种媒体中传播,运动员们的身影也时常在电视屏幕上现身。这支新生的散打劲旅,以惊人的成长速度、骄人的竞赛成绩,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业内专家的关注和广大民众的赞誉。每当赢得一次次胜仗、获得一枚枚冠军奖牌时,那些被鲜花、奖牌、掌声、粉丝簇拥着的运动员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提起打造这支铁血之师、雄壮之师、威猛之师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总教练——张根学。
不到1米7的个头,短短的寸头,张根学走在人群中可能是那么的不起眼。可只要走上训练场,他的眼神里立刻充满了舍我其谁的霸气,任凭多么高大强壮的对手气势汹汹地与之对抗,他总能在瞬息之间找到破绽,以四两拨千斤的高超技巧轻易将对手击倒。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主任、陕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陕西省武术协会主席、陕西省武术院院长……在众多的头衔中,张根学最看重的还是中国武术散打队总教练,习惯人们叫他张教练。在他担任国家队总教练的十多年时间里,培养出了许家恒、吴雄、张坤等一大批世界冠军,从一名身手不凡的侦察尖兵,到中国武术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以军人气概和钢铁一般的坚强意志走出了一条别样的人生之路。
戎装一日 军魂永驻
1965年出生在西安市北郊枣园村的张根学,小时候虽然身材瘦弱,但调皮好动,杯当地好武之风所深深感染,与小伙伴摔跤时经常能够取胜。小学体育老师杨兴运将他推荐给当地传授技击技术的赵安利老师,后来又将其推荐给陕西省内闻名的摔跤教练陈建虎。由于天赋异秉,再加上他超群的刻苦精神,张根学很快就成为陈老师弟子中的佼佼者。
16岁那年,张根学应征入伍,在北京卫戍区某团特务连服役,“每天就是摸爬滚打,擒拿格斗。学的是侦察兵格斗,如何捕俘,化装侦察,军事地形学,外军研究等等。”军旅生涯大同小异,辛苦而单调,但凡能坚持下来的,都能从中收获乐趣与受益终身的坚韧意志和不屈斗志。
由于在陈建虎处得到扎实的武术和摔跤基本功训练,张根学在军中格斗比武时大显身手,连续三年取得了优异成绩。加上勤奋努力的工作作风,他在部队多次受到嘉奖。
当了三年侦察兵,正值1983年中国武警创建,张根学和一批侦察兵转去了武警部队,在擒敌技术班担任格斗擒拿教练。现在还在武警部队中使用的技术教材《警棍盾牌术》,他是参与编著者之一。后来,张根学还担任西安市特警队教练,曾只身擒获6名窃贼、空手夺刀制服歹徒,获得过“西安市公安局10大治安标兵”称号。
转眼来到上世纪90年代初,张根学在西安成立了一支散打队,“当时只是允许我成立,但是没有编制,没有专门的训练房,条件特别艰苦。”自此,他便一直从事着与散打有关的工作。1993年全国七运会上,张根学弟子刘险峰取得75公斤级铜牌,这才让张根学的“野战军”进入省体育局领导的视线,张根学及其弟子由此被省体局纳入正式编制。但武术散打是非奥项目,国家拨款不像奥运项目那么充裕,因此能得到的训练经费仍然有限。张根学便白天带队训练,晚上找朋友拉赞助。为形势所逼,真就练出了拉赞助的本领,这期间,不管为了队伍的生存四处奔波到多晚,第二天,他准会一早出现在运动场上,跟队员们一起出操。这些年来粗算一笔,他竟已拉到了6000万的赞助。有资金自然就有底气,“从此以后,再有什么比赛,我们就可以派出国家队最好的选手出战。”而这些最好的弟子,按张根学的说法,完全可以和泰拳、美国拳王抗衡。
许是当年拉赞助过程中软磨硬泡练就的功夫,实战派教练张根学具有非常出色的表达能力。当然,真正今人叹服的,还是他身上的真功夫。每逢为队员们做示范动作时,他便化身腾跃而起的矫健小鹿,从岩缝里进射而出的飞泉,令人完全忘了他的年龄,只剩下惊叹与。
2001年,他担任了陕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成为陕西武术界新的掌门人,在国家散打队伍中也出现了多名陕西籍运动员。从2005年开始,张根学被国家体育总局任命为国家武术散打集训队总教练,从担任这一职务起,他更是把部队严格的管理作风带到了中国武术散打队,再加上他的科学训练,中国武术散打队更是在世界赛场上屡屡扬我国威。他所带的队伍曾经在国际赛场上一天连续升国旗、奏国歌11次,为中国国字号教练在这方面树立了一个里程碑。张根学先后多次获得各种体育荣誉奖章、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亨受国务院津贴。
现在,张根学已是战功赫赫的国家武术散打队总教练,但仍然保留着在部队里养成的随身携带口琴的习惯。不管训练比赛生活多么紧张、多么艰苦,一曲口琴乐声过后,所有的疲倦、所有的紧张一瞬间都变得灰飞烟灭,他能连续吹两小时不重复的中外民歌,而且节奏鲜明、音色优美。不仅他自己习惯了吹口琴自娱自乐,他并肩走来的战友也习惯了他的琴声,每次相逢,必围着他洗耳倾听;战友们至今对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穿着长长的球袜在操场上一个人踢足球的样子,以及晚上传来的悠扬琴声。如今,他带出的无数世界级散打健将们也都习惯了他的口琴声,不管置身哪里,不管赛前多么紧张的时刻,或者赛后多么的疲惫,只要听到张教练的口琴声,他们的心里便会变得平静、踏实。
虽然你很难想象赛场上猛如虎的张教练在吹口琴的当儿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凝神敛息的样子,但是,从他演绎的反映部队生活的进行曲来看,他吹琴时所表现出的呼吸、控制、节奏、变化和耐力,似与在散打比赛对抗中最基本的技术手段有看异曲同工之妙。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根学还有一副好嗓子。若是兴致所至,他一展歌喉,那自丹田而出的浩然之气随着高亢的旋律一飞冲天,唱出了军中热血男儿的气概,唱出了陕西关中汉子质朴又执拗的忠诚!
铁腕治队
张根学带领的团队始终有着军人的精气神
2012年2月25日,这天应该被载入中国武术史册的日子,中国武术散打队在西安正式成立,陕西第一次有了一个长年驻扎的国家队,之后田苏辉也担任了国家武术散打队领队,两位陕西武术领军人物带领着国家武术散打队从西安开始征战世界。
从国家队在西安成立的那天起,张根学就立下了一纸不成文的规定:一进国家队的训练基地,这里必定成为军事化管理区域,从早操、吃饭到训练,所有队员的日常作息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教练也不除外。更为重要的是,张根学把军人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灌注到了队员身上,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比赛场上带伤拼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即便流血、骨折也要拿下比赛。
队员在比赛胜利后,激动地将恩师张根学抱了起来
在一次中俄对抗赛上,19岁的小将冷鑫的对手是3届世界冠军、5届欧洲冠军,第一局刚开场不到一分钟,当冷鑫用拳击打对方头部时,对手躲闪中直接用头部撞到了他的手臂,瞬时造成了冷鑫手臂骨折。这时冷鑫再坚持下去很有可能遭受更严重的伤害,完全可以扔白毛巾认输。然而他却拖着一条受伤的手臂,坚持打满比赛,并最终以微弱的点数优势战胜对手。
另一名队员张庆军,在激烈的比赛中被俄罗斯选手重拳击打导致腭骨骨折,但他依旧凭借超人的意志扭转困局,顽强战胜了强大的对手。那场比赛过后,张根学常对队员讲:“高手对决,拼到最后就是意志的比拼。”
盛夏西安,中国武术散打队训练馆内,一堂普通的训练课正在进行。“跑,像马驹子一样跑。”“起来,别趴下,继续练。”偌大的训练场内,除了队员们拳脚撞击、重重摔倒的声响,回响的就是张根学大声的呐喊。
近观中国武术散打队的训练,记者能深刻感受到训练在教练和队员心目中的神圣庄严。在长达两个小时、几乎不停歇的训练中,事务繁忙、烟瘾很大的张根学不喝一口水、不抽一根烟、不接一个电话,始终站立在场上,向队员们传授抱摔、抢位、缠斗的技巧,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对抗中练习跤感。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一次次摔倒又重新爬起,汗水早已湿透衣衫。队医侯建强说,一名队员平均每堂训练课流的汗水就有2公斤以上。
张根学少年时期最早学习的是摔跤。他开始师从西安摔跤名家陈建虎老师,后来又经陈老师推荐给了赵安利老师,练就摔跤的扎实的基本功,为张根学走上武术散打教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军营里,在公安战线上,张根学的格斗才能脱颖而出,最终奠定了他国家武术散打队总教练的地位,而且这个位置一待就是十多年。他是唯一的在中国武术历史上真正参加过奥运会,走进奥林匹克殿堂的中国武术散打教练員,他是中国唯一一位在世界大赛上一天奏响11次国歌的国字号教练员,他也是唯一一位从解放军作战部队成长起来的国家队总教练,他更是目前国家队总教练岗位上唯一的陕西人。
2016年11月4日,备受瞩目的“宏兴杯”第八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在西安城市运动公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19个国家的选手经过三天的紧张比赛,最终中国队10人参赛夺得10枚金牌,展现了在这个项目上的巨大实力,现场无数观众为中国武术散打在世界赛场上的强大感到心灵震憾,也为一次次国旗升起、国歌奏响而感动流泪。
张根学带队靠的是铁腕,靠的是严律,同时是聪明的大脑。他善于发现人才,更善于为队员们提升自己的空间,而在跨界育才方面,张根学更是走在了最前边。谷红是陕西女子散打的一位优秀选手,但在人才济济的女子散打,她可能不是那个最好的。张根学经过对谷红的身体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大胆决定让她改练拳击,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时,不只是谷红的教练,就是谷红本人也大吃一惊,但张根学把这个决定坚持了下来,他不只从经费方面保障谷红的训练,而且又安排陕西武管中心的张广成教练带领谷红在北体长年训练,短短的两年时间,谷红就在女子拳击项目上一飞冲天,她先是在2015年的亚洲女子拳击锦标赛上夺得女子69公斤级金牌,又在2016年的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上,夺得这个级别的银牌,极有希望在东京奥运会上实现突破。
许家恒,吴雄,张坤,孔洪星,徐吉福,付高峰,王聪,刘玲玲,孟欣,章乱,李圆……,看着这一串串的闪光名字,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说不完的故事: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为降体重承受的是生不如死的痛苦,比赛场上带伤搏杀,到了最关键时刻即使流血、骨折都要拿下比赛,这样的故事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遇到过,对于他们来说是太平常不过的事了。
从西安中国武术散打基地开出的队伍,也真正成了铁血之师、雄壮之师、威武之师,多来他们奔波在世界各地的赛场上,东征西讨,无往不胜,在张根学担任总教练的十多年,他所带队员在国际赛场上夺得的金牌超过100枚!
中华神功 光耀寰球
多年前,成立国家武术散打队及建立武术散打基地的想法就一直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战略规划里。由于陕西省体育界并不情愿就这样将他拱手相让,张根学本人也舍不得离开生他养他的三秦大地,于是,他向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提出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构想,将国家武术散打队训练基地建在西安。果然,苦心人,天不负!2012年2月25日,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正式在西安挂牌,成为当时国家级体育专项队中唯一没有落户北京的一支队伍。这是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陕西武术的重视和对张根学总教练的高度信任。
随着武术散打运动向全球的推广武术散打国家间的竞争也显得越来越激烈。张根学和他的教练组以“搂抱变摔”灵活、多变、奇诡的招数,积极主动,以我为主,实现积极性攻防,提升了中国武术散打的实力,并一举冲破了欧美选手垄断大级别的局面。
2011年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中,中国队以5比0大胜穆斯里穆领衔的俄罗斯队,据传这位领军人物曾当过普京贴身保镖。按照比赛惯例,赛前队员出场、亮相都需要彩排,张根学趁这个机会,举起脚靶,让队员们把脚靶踢得咣晄响,目的是让俄罗斯以为这几个中国选手擅长重击。然而张根学制定的比赛方案是靠技术拿小分。张根学通过反复观看录像,识破了穆斯里穆每次要出后摆腿前,肩部会有个细小的抖动,看到这个预兆,就可以躲开这次必杀。在付佳纯与穆斯里穆的比赛中,张根学让付佳纯遏制穆斯里穆的后摆腿必杀技,让他没机会使出。
付佳纯战胜穆斯里穆后引起巨大轰动,有人认为裁判从中作梗,因为比赛场面上好像是穆斯里穆一直在追打付佳纯。组委会又组织裁判们观看了一遍录像,得出的结论依然是中方胜。
2012年,在“第八届亚洲武术锦标赛”、“第六届世界杯武术散打赛”、“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等顶级赛事上,中国武术散打队显示出新组建的武术散打国家队的强劲实力和高水准的训练效果,实现以绝对优势战胜欧美选手,打破俄罗斯、伊朗、南亚等散打大级别上的不败神话,捍卫了中国武术散打在世界武坛的地位和尊严。
从国家队在西安成立之日起,张根学就立下了一纸不成文的规定:一进入国家队的训练基地,这里必定成为军事化管理区域,从早操、吃饭到训练,所有队员的日常作息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教练也不除外。更为重要的是,张根学把军人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灌注到了队员身上,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比赛场上带伤拼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即便流血、骨折也要拿下比赛。
在一次中俄对抗赛上,19岁的小将冷鑫的对手是3届世界冠军、5届欧洲冠军,第一局刚开场不到一分钟,当冷鑫用拳击打对方头部时,对手躱闪中直接用头部撞到了他的手臂,瞬时造成了冷鑫手臂骨折。这时冷鑫再坚持下去很有可能遭受更严重的伤害,完全可以扔白毛巾认输。而他却拖着一条受伤的手臂,坚持打满整个比赛,并最终以微弱的点数优势战胜对手。
另一名队员张庆军,在激烈的比赛中被俄罗斯选手重拳击打导致腭骨骨折,但他依旧凭借超人的意志扭转困局,顽强战胜了强大的对手。那场比赛过后,张根学常对队员讲,“高手对决,拼到最后就是意志的比拼。”
在中国武术散打队的日常训练中,不管是教练还是队员,每个人似乎都习惯了近乎无情的高强度训练,只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迎风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长达两个小时、几乎不停歇的训练中,事务繁忙、烟瘾很大的张根学不喝一口水、不抽一根烟、不接一个电话,始终站立在场上,向队员们传授抱摔、抢位、缠斗的技巧,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对抗中练习跤感。经常地,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一次次摔倒又重新爬起,汗水早已湿透衣衫。队医侯建强说,一名队员平均每堂训练课流的汗水就有2公斤以上。即便如此,训练场馆内,回荡着的多半是张根学一声声狮吼般的呐喊:跑,像马驹子一样跑。”“起来,别趴下,继续练!”
2016年11月4日,备受瞩目的“宏兴杯”第八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在西安城市运动公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19个国家的选手经过三天的紧张比赛,最终中国队10人参赛夺得10枚金牌,展现了在这个项目上的巨大实力,现场无数观众为中国武术散打在世界赛场上的强大感到心灵震撼,也为一次次国旗升起、国歌奏响而感动流泪。
大小赛场之外,观众们留意的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成绩,而团队上下钦佩张教练的,则是铁律之外的智慧。历经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积累,令他不仅精于训练,更善于发现人才,善于为队员们提升自己的空间,尤其是在跨界育才方面,张根学有非常独到的表现。
谷红是陕西女子散打的一位优秀选手,但在人才济济的女子散打界,她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手。张根学经过对谷红身体条件综合分析,大胆决定让她改练拳击。这个决定一出,不只惊到了谷红的教练,就连谷红本人也一时间很难接受,但张根学把这个决定坚持了下来,他不只从经费方面保障谷红的训练,而且还安排陕西武管中心教练张广成带领谷红在北京体育大学长期训练。短短两年时间,谷红在女子挙击项目上一飞冲天,她先在2015年的亚洲女子拳击锦标赛上夺得69公斤级金牌,又先后在2016年、2018年的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上夺得该级别的银牌,2017年夺得全运会女子拳击金牌。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上,谷红在69公斤级比赛中连续击败上海体育学院朱梦超、吉林运动员包丽娜和解放军代表队窦丹等3位对手,最终将金牌收入囊中。作为该级别世界级选手,谷红有望成为陕西参加东京奥运会女子拳击项目比赛的第一人。
许家恒,吴雄,张坤,孔洪星,徐吉福,付高峰,王聪,刘玲玲,盂欣,章乱,李圆…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背后,是一段段讲不完的故事;
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背后,是一颗颗赤诚火热的爱国心!
他们以张根学为统领,从西安中国武术散打基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发出铁血之师、雄壮之师、威武之师应有的吼声,谱写出令全球华夏儿女为之骄傲的乐章。
在国家武术散打队总教练、陕西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根学引领下,2018年陕西武术在国内、国际大赛中成绩骄人,喜不胜收。其中,在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中,陕西武术运动员共获得5金、5银、10铜;在世锦赛、世界杯上获得1金1银;在世青赛上获得1金,超额完成省体育局要求的三枚奖牌的年度任务。运动员刘鑫获得2018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的刀、棍冠军和全国武术冠军赛的刀术冠军,这是陕西运动员在武术长拳南拳器械对练项目上,继1987年全国六运会后再次获得全国冠军,意义非凡。
戎装虽早已脱下,而军人捍卫祖国威严的使命则铭刻心间。张根学在每一次得到荣誉和受到表彰时,仍会下意识地敬一个军礼。多年的部队生涯,已经让坚韧不拔的作风深入骨髓,他一直用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以此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
虽可叹韶华易近,但尤喜才人辈出,在振兴中国武术散打的征程上,张根学技荆斩棘,与无数有志者竞相接力,无悔无憾,用巍巍军魂扬我国威,以炽热丹心映照五星红旗!